《6.1物体的质量(1)》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教学准备天平教学过程修注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3kg质量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学生板演学生当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更直观明了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归纳分析探究结果小结布置作业习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