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本节为新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认识,在小学自然课中学生已有所了解,本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在总结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和实验,加深了对水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课前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温室效应”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和加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部分是温度的测量问题,通过向每两位同学发放一支温度计进行观察和研究,并结合教材进行讨论,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并知道哪些操作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物质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2、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3、了解自然界中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都与温度有关。4、掌握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及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5、分析温室效应及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对水的三态的认识2、温度计的原理与使用【教学器材】酒精灯、烧杯、冰块、碘、带喷嘴的玻璃筒、保温瓶【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1、观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通常用到的物质哪些是固态、哪些是液态、哪些是气态。2、上网查找一些关于“温室效应”及“城市热岛效应”的资料并结合社会与生活实际,分析“温室效应”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与危害,设计和寻找减小危害的方法。3、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历史。4、自备一支体温计,观察它的构造并思考怎样用它测出人的体温。【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一、复习提问(2分钟)提问:1、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中学习了物质通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常存在的状态有三种,请同学们回答一下:物质存在的状态通常有哪三种?2、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二、导入新课(1分钟)三、新课开始1、观察实验(6分钟)2、导入温度测量问题(1分钟)3、探究温度计的原理、使用等问题(10分钟)因素有关?讲述并导入:物质通常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究竟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及温度的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实验:实验:从保温瓶中取出几小块冰块放入烧杯内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情况,并思考水不同状态时的形状、体积等方面各有什么特征?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第29页的表中。讲述:任何物体都有温度,物质处于什么状态既然与温度有关,那么一个物体的温度究竟是多少?怎样才能知道?这就要首先学会温度的测量。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温度计,观察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构成?(2)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温度的?(3)摄氏温度的0度和100度是怎么规定的?摄氏度用什么符号表示?(4)在使用温度计前应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哪些方面?观察实验并并思考水不同状态时的形状、体积等方面的特征,将观察到实验结果填入表中观察温度计请同学到讲台上回答并讲解右边所列的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的三态特征并感性地认识到物质的三态与温度有关导入温度问题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5)怎样正确读出温度计的读数?(6)怎样利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7)在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常见的错误做法有哪4、导入温度计的发展历史问题(1分钟)5、学生介绍温度计的发展史(6分钟)6、探究体温计的使用问题(7分钟)7、探究城市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问题(8分钟)些?请两到三个同学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一下上面所列的七个问题。讲述:除了我们刚才介绍的常见液体温度计以外,实际上,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温度计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下面请课前研究这个问题的小组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温度计的发展历史。讲述: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温度计的用途不同,它的构造乃至使用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测量人体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