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双曲线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重点)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1.通过双曲线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通过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及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做下面一个实验.(1)取一条拉链,拉开一部分.(2)在拉开的两边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上.(3)把笔尖放在M处,随着拉链的拉开或闭拢,画出一条曲线.试观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点M在运动过程中满足什么几何条件?1.双曲线的定义文字语言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符号语言||PF1|-|PF2||=常数(常数<|F1F2|)焦点定点F1,F2焦距两焦点间的距离思考:(1)双曲线定义中,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双曲线的定义中,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MF1|-|MF2|=2a(常数),且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提示](1)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端点分别是F1,F2,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大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点M在双曲线的右支上.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1(a>0,b>0)-=1(a>0,b>0)焦点F1(-c,0),F2(c,0)F1(0,-c),F2(0,c)a,b,c的关系c2=a2+b2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2)在双曲线标准方程-=1中,a>0,b>0且a≠b.()(3)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的大小关系是a>b.()[提示](1)×(2)×(3)×2.双曲线-=1的焦距为()A.3B.4C.3D.4D[c2=10+2=12,所以c=2,从而焦距为4.]3.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1(-5,0)和F2(5,0),动点P满足|PF1|-|PF2|=6,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A.-=1(x≤-4)B.-=1(x≤-3)C.-=1(x≥4)D.-=1(x≥3)[答案]D4.(教材P121练习T3改编)已知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由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特点知2+m<0且-(m+1)>0,解得m<-2.即m的取值范围为(-∞,-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4,经过点A;(2)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3,2);(3)过点P,Q且焦点在坐标轴上.[思路探究](1)结合a的值设出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解.(2)因为焦点相同,所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也在x轴上,且c2=16+4=2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或设出统一方程求解.(3)双曲线焦点的位置不确定,可设出一般方程求解.[解](1)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点A的坐标代入,得b2=-×<0,不符合题意;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A点的坐标代入,得b2=9.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法一: 焦点相同,∴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c2=16+4=20,即a2+b2=20.① 双曲线经过点(3,2),∴-=1.②由①②得a2=12,b2=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法二: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4<λ<16). 双曲线过点(3,2),∴-=1,解得λ=4或λ=-14(舍去).∴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3)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 点P,Q在双曲线上,∴解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步骤(1)定位:是指确定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在标准方程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确定方程的形式.(2)定量:是指确定a2,b2的数值,常由条件列方程组求解.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求法(1)定义法: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到相应的a,b,c,再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或-=1(a,b均为正数),然后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的系数代入方程即可.提醒:若焦点的位置不明确,应注意分类讨论,也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