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重点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眼镜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原理。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二)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每节课的要点。(二)当堂练习:(一)填空题1.已知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2.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3.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______与______之间,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______之内。4.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之外,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5.近视镜是一个_______镜,老花镜是一个_______镜。6.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使烛焰、____和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假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①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会看到、、像。②当烛焰离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会看到、、像。③当烛焰离凸透镜8cm时,在光屏上不会看到像,但透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像。7.指出下列各属于什么成像:水中的月亮_______电影放映机______放大镜_______针孔照相机______照相机_______夏天树阴下的小光斑______投影仪_______8.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来,取一张印有图案的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可以在天花板上得到一个的图案,若想天花板上的图案再变大一些,应(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之间的距离。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在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______、、。为了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大致在同一高度上。10.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25cm时,这时成的是、缩小的、像;如果物距为20cm,则会成、的实像;如果物距为16cm,则会成、的像;如果物距为8cm,则会成、的像。11、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12、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三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A、B、C相机,对着同一个亭子各拍的照片如图甲、乙、丙所示。拍照时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照相机二倍焦距;图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相当于___(填:“焦距”、“像距”或“物距”);照片___是用A拍摄的。(二)选择题1.小明给小雨照了一张全身像,小雨还想要一张半身像。那么小明应()A离小雨近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缩短B离小雨远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缩短C离小雨近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拉长D离小雨远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拉长2.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则所用的光学元件是()A凸透镜B平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3.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8cmC12cmD18cm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5.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cmB15cmC10cmD5cm6.用照相机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片,若使用焦距为50mm的镜头,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mm以外B等于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7.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大D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8.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现将此物体放在离此凸透镜8cm的主光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等大的实像9.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