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种不同透镜对光的作用。2、理解并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3、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二)难点:学会运用凸透镜成像原理。三、教学流程设计(一)自学指导:用5min时间复习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基础知识:(1)两个分界点①焦点: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U<f成_____像;U>f成_______像;u=f__________。②两倍焦距点: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U<2f成___________像;U>2f成____________像;u=2f成_____________像。(2)虚像与实像的正倒立①实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与物分居凸透镜的两侧;②虚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3)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①成实像:物距增大像距______像______;物距减小像距______像_______②成虚像:物距增大像距______像______;物距减小像距______像_______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u)(v)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像、物同侧或异侧u>2fu=2f2f>u>fu=fu<f(三)新课教学一、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例题讲解: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堂练习>1.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2.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cmB.10cmC.15cmD.20cm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前方9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任何像4.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4030201050607080(cm)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6.若一物体从距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移到1.5倍焦距的地方,则()A.像距变小,像变小B.像距不变,像不变C.像距变大,像变大D.像距变大,像不变7.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8.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a、b、c、d、e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二、应用成像规律(一)照相机(1)原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原理图:例题讲解:照毕业相时摄影师发现靠边上的两个同学照不全,然后他立即进行了调整,再看就没问题了你知道摄影师是怎样调整的吗?<当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