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学科学教案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课型新授展示执笔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习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教学过预习导航一、密度与温度1、气体受热体积,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密度变2、会解释一些密度与温度相关的现象。2、水的反膨胀的特殊性质。二、密度与物质鉴别1、自学例题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可以用来,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并用。程教学过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密度与温度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介绍水的特点。学习任务二:密度与物质鉴别应用密度的知识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下面我们通过判断铅球是什么物质制作的事件为例,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学生自学课本23页例题。小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效果评价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效果评价禁烟火——50m³”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3、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质量为79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4、[题目]:(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情景一: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己制作了冰棒,当他将制好的冰棒连同冰棒模型从冰箱中取出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与冰棒模型口齐平的水结冰后,竟然向外“鼓”了出来,如图1。情景二: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型中冷却后,原来与模型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