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地球的自转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球自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地球2学情分析关于地球,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及内部结构,这些都是静态的较好理解。这部分地球的自转以及后面的公转都是动态的知识,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要通过一些活动来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提高积极性,学习更有兴趣。3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特点及昼夜交替现象难点:晨昏线的辨别4教学器材准备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8个、十字方向标8个、太阳平行光纸板8张;5板书设计6教学过程6.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每天清晨太阳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古人们觉得是太阳在绕地球旋转。问:同学们觉得是这样的吗?那是怎样?生:其实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活动2【讲授】地球自转概念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不真实存在。)活动3【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太阳东升西落原因师: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难感受到地球的自转。今天我们借助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并感受太阳的东升西落。活动:每组已经有一个地球仪、十字方向标和白纸板做的太阳光线。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找哪里?浙江)提示:1、由于遥远,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2、避免损坏地球仪,用双面胶来固定。3、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思考:为何方向标要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小组合作:找位置,贴方向标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向标与它们方向一致即可指示东西、南北方向。活动:此时,人就站在十字方向标的中心。按自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到图4-12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什么?并思考:图4-12A.B.C中,示意的是什么时间?分析:A.B.C三图的异同点,人的位置变了,太阳光线板位置不变。小组合作:并将结果填在书中相应位置。汇报:图A图B图C太阳相对于人的方位东面(东南)南面西面(西南)示意的时间早晨正午黄昏拓展:浙江省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太阳总是在南边,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在我们的东南方向,中午在正南方向,黄昏太阳从西边落下,在我们的西南方向。思考: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师: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看起来东升西落。活动4【活动】地球自转方向描述(在南北极)及巧记思考与讨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若从南极上空观察,又是怎样的呢?图片:时钟顺时针转动小组合作:转动地球仪,分别从南北极上方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结论:北逆南顺问:以后同学们如果忘记了怎么办?方法:伸出右手,大拇指代表地轴,四指环绕方向即为自西向东,从上方看为逆时针;大拇指向下,四指环绕方向为顺时针。活动5【活动】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图片:星星视运动师:我们知道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其实日月星辰都有这个东升西落现象,跟太阳同理,也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思考: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生:台风风眼、水的漩涡、昼夜交替……活动6【活动】探究昼夜交替的形成条件师:我们今天先来学习昼夜交替现象,但在这之前,先来解决一个问题。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白昼和黑夜?阅读:P134生: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问:若地球透明或发光能产生昼夜现象吗?(不能)归纳:昼夜现象产生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有太阳光照射。照亮的一半为白昼——昼半球;未照亮的一半为黑夜——夜半球。思考与讨论:图中北美洲处于白昼,利用地球仪推测非洲和南美洲的昼夜分布状况。小组合作:利用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