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光知识要点知识要点梳理主干知识梳理1.光谱:把太阳光(复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并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辐射)叫做红外线。3.紫外线: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辐射)叫做紫外线。学习方法导航1.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即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的光称不可见光。不管可见光还是不可见光,均能传递光能。2.太阳光中有红外线,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就是说,任何“热”的物体都辐射红外线。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和人类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医院常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学习目标盘点1.知道发现红外线的过程。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说明与建议光谱的概念学生比较生疏。可以第一节分解太阳光或白光的色散为基础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指出,图2.5-1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两侧,还有不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一、红外线红外线已走入家庭,讲述红外线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到实际中去调查,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学习。在社会学习资源不足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材料,尽量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建议补充资料如下。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烤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红外线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很多,可根据本地的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二、紫外线同红外线一样,现在紫外线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使学生了解紫外线的知识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应用紫外线的萤光效应,进行防伪。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例如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的内容,提示学生,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强调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课本图2.5-4表明,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