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宗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激发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逐步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二、活动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4、多样性原则:我校学生多,场地不够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应多种多样,选择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绳、投沙包、不同形式跑等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三、组织机构组长:张学文组员:陈兰兰李文华谭秀兰何小阳李振华罗志豪各年级组长和各班正副班主任四、活动流程1、上午大课间时间,当大课间音乐响起时,各班学生依次按规定的楼道下楼梯,迅速进入指定场地做操。2、做操后,由各班副班主任带领学生进入规定场地进行规定项目的练习。3、当提示活动结束的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浆》响起时,各班同学应尽快收拾活动器材,回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五、活动要求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副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2、迅速进操场时,各班应由体育委员带队,并集体边喊口令(1-2-1)边跑,正副班主任在队伍的前、后随行,规范队伍的纪律。3、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4、各项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正副班主任要带领好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5、如有活动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行安排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主的项目)。六:场地安排:各年级在出操前明确所要练习的项目,做操结束后根据项目来选择练习的场地。1、投沙包:第二排教学楼前坪操场。2、跳绳、:新教学楼的前坪。3、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第二排教学楼前坪操场。4、25米×2、蛇形跑:校长办公楼前坪与综合楼前坪。5、50米×8:跑道(进行绕圈跑,3—5圈)6、踢毽子、跳长绳、呼啦圈:田径场内的草坪。7、冬季长跑:田径场8、乒乓球:乒乓球台七、评比细则每一个学月按平时出操、活动效果进行评比,先进集体进行奖励。注:跳绳、毽子、乒乓球拍由学生自带,其余器材由学校提供。活动时需要器材的班级由体育委员到体育室向体育教师借用,并做好登记,用后及时归还。实验学校教导处、体育组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