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白钢潘迎春内容提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路径和基本框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提出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关键词: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①党的十七大又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可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它强调以党的领导保证民主法制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民主的发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法治的正义性,以法治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及其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构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路径和基本框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路径和基本框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2·①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直在努力探索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的途径和规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但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而且提出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把“三个文明”统一部署、全面建设的科学思想。实践告诉我们,只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全面的。精神文明并不能代替和涵盖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既有价值形态的内容,也有制度形态的内容。如果说其价值形态的内容基本可以纳入精神文明的话,那么其制度形态的内容很难由精神文明来涵盖。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大量的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明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可以被看作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经典之作。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执政,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执政作为党实现对国家事务领导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并不意味着政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