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材料的发展(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了解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3、了解在制造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如何防治重点难点: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常见的材料有哪几类?请各举出几种。讲述材料的发展历程:石器→陶器→青铜器→钢铁的使用→合成材料的使用→新型材料的使用一、新型材料――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包括: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实现光子变电子、电子变光子、一种频率的光子变为另一种频率的光子,或自发辐射变为受激辐射的技术,称为光电子技术。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纳米陶瓷等新型金属材料:记忆合金、铝合金、金属玻璃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导电塑料做成的塑料电池、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由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粒子组成的材料。将宏观物体细分成纳米粒子后,它将显著的不同。二、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探究:怎样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1、设计实验方案:课本介绍了一种方案,其它方案由学生讨论拟定。2、讨论时说出实验的原理:方案一:Cu+2H2SO4(浓)CuSO4+SO2↑+2H2O方案二: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方案三:Cu+2AgNO3=2Ag+Cu(NO3)2Cu(NO3)2+2NaOH=Cu(OH)2↓+2NaNO3Cu(OH)2+H2SO4=CuSO4+2H2O3、针对原料的利用率、产生的污染、制备成本等方面进行讨论方案一:利用率低、会产生污染方案二:可以利用方案三:成本高、步骤繁锁。化工生产原则:除了处理“三废”,不要努力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产量,从根本上降低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课堂练习:课本第79页1-3题作业: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