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1)利用插图、视频、故事及其他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电气时代的发明与成果,进而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2)通过比较电力比蒸汽动力的优势,电力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电气时代的特点与影响,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研读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下面这些是哪些汽车品牌吗?学生回答。在这四个世界名车品牌中其中三个是德国的,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那么你们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二、新课学习(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教师介绍什么是“电气时代”电气时代: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教师提问: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的理论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法拉弟的图片并介绍法拉弟及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他被称为“电学之父”。3、教师出示西门子的图片,介绍西门子及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西门子:1866年,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了人类第一台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西门子研发的这些技术马上被产品化投入市场。例如电梯、电力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其创始人的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4、教师出示图片:早期的发电机和早期的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使电力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教师出示早期洗衣机和电扇的照片,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发明之后带动一些新发明的出现。1874年,美国人布莱克斯发明了第一台洗衣机。1880年,美国人舒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5、教师出示19世纪末西方国家电力的普及运用的情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问题: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它有何优点?学生思考问答参考答案:传输快损耗小高效洁净环保(二)、发明大王-爱迪生1、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发明吗?学生回答。2、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谁发明的吗?学生回答:爱迪生。3、教师出示爱迪生的图片,介绍爱迪生。爱迪生: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投票计数器、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白炽灯、第一所中央发电厂、活动电影机、大型碎石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等共一千三百种的正式注册发明爱迪生被人誉为是“发明大王”。4、教师出示爱迪生及其名言。许多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他却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由此你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从中你有什么感悟?学生讨论回答。启示:启示: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材P125的“动脑筋”。问题: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参考答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问题: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参考答案: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