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1页
1/4
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2页
2/4
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3页
3/4
《童趣》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2.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4.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2.教法:跟读,朗读,讨论,背诵,体会。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创意说明: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默读以疏通其义,朗读以领悟其妙,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一、引用古诗导入新课1.齐读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作者把月亮想象成了“白玉盘”“瑶台镜”,这是作者对朗月的美好感受,但“白玉盘”“瑶台镜”都已不是“朗月”本身,这种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的这种乐趣。2.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浮生六记》清代小说。六卷。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全书以抒情散文写成,撰情入语,感人至深。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物外之趣”是课文的关键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又不易理解。导入课文时借阐述“白玉盘”“瑶台镜”与“朗月”关系的时机解释“物外之趣”,这样就在形象中比较通俗易懂地理解了抽象概念,为整体把握文意奠定了基础。]3.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二、一读(指名读),读准字音。童稚(zhì)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凹(āo)凸(tū)土砾(lì)壑(hè)庞(páng)然大物蛤蟆(háma)三、二读(齐声读),读得流畅。在正音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力求读得流畅。四、三读(默默读),读懂文意。默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不能理解的讨论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解答。重点词句教师稍作提示。五、四读(放声读),读好停顿。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示例:(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明确这些朗读停顿后,再放声朗读,读好停顿。六、五读(想象读),读懂心情。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揣摩下列句子所表现出来的心情。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眼前出现想象中的画面之后的惊喜。)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看得出神,陶醉其中,进入了忘我的境界。)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徐喷以烟”之举,非童稚不能为也,小小素帐之中,竟出现“鹤唳云端”之奇观,能不为之怡然称快?)4.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既然“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为丘壑,则小小癞蛤蟆便为“庞然大物”,所到之处,山为之拔,树因之倒,观“二虫斗草间”的乐趣正浓,忽为蛤蟆所坏,岂有不怒之理。惊魂既定,便捕之归案,以鞭打之,一下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童趣》教案(人教新课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