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1-8物理一一§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新课知识与技能1、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2、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3、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4、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观察与讨论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器材: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石蜡、冰块、杯子、挂图、食盐、发黑的白炽灯、固态碘、玻璃片、保温瓶、热水等学生准备:学生自带自制的蜡烛和饰物等。初三年1—8班物理科设计者:陈开岳2006年9月8日第一周星期一授课总时数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利用石蜡制成各种各样的玩具或饰物或小动物。2、收集有关有氟冰箱、无氟冰箱的资料。二、探究活动:1、冰与凝固(1)活动讨论:展示冰块,以及同学亲手制作的蜡塑、蜡制的小动物,请同学们讲述制作过程,并说明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2)归纳:①凝固(solidification):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②凝固点(solidifyingpoint):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提出问题:①生活中还有哪一些凝固现象?(如钢铁厂铁水出炉后的过程,冬天背阳的屋檐下悬挂的冰柱等)②0℃的水放到0℃的房间里,会不会凝固成冰?为什么?(不会,因为水和外界没有温度差,水不能向外界放热,无法凝固。)③凝固的条件是什么?(A、达到凝固点;B、能够放热)2、雾与液化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和现象发生?并取下玻璃片,请同学们观察出现了什么?玻璃片上出现的碘的小颗粒哪儿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物态变化?它在这个过程中,是放热还是吸热的?(2)学生归纳:①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②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2)提出问题:①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现象?②霜和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天气条件③为什么在严寒的冬天,即使气温低于0℃,冰冻的衣服仍然会变干?④冬天,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晶莹的窗花?它出现室内还是室外的玻璃上?5、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过程(1)学生归纳:吸热过程有熔化(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放热过程有凝固(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2)交流与讨论:根据图10-33的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讨论AB、BC、CD、DE、EF、FG各段的含义,以及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三、讨论与交流通过对下列问题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1)为什么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2)根据图10-35讨论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和制冷原理?交流有关有氟冰箱、无氟冰箱的资料。四、布置作业(1)课本作业。(2)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并初步加以解释;动手做一做冰的熔化、和凝固,用方格纸绘制它的熔化和凝固曲线。五、板书①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②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5、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过程(1)学生归纳:吸热过程有熔化(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放热过程有凝固(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