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函数的定义域与解析式教材面面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函数的三要素.答案定义域、对应关系及值域2.区间与无穷大,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我们规定:(1)________________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________________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3)________________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a,b),(a,b];(4)满足x≥a,x>a,x≤a,x<a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区间称为无穷区间.答案(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4)[a,+∞)(a,+∞)(-∞,a](-∞,a)3.映射的概念设A,B是________集合,如果按照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答案两个非空的唯一确定的元素y4.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5.分段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的函数考点串串讲1.函数的概念(1)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对函数定义的理解需注意:首先从函数的结构看,函数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函数的定义域A与值域B,函数的对应关系.其中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是函数值的全体构成的集合,这两个集合都是非空的数集;其次从对应关系看:①对应关系f是确定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函数,都有一个具体的对应法则f.如:函数y=2x+1,定义域是R,对应法则f是把R中的(每一1个)数x先2倍将所得的积再加上1,所得结果为y,因此函数值的集合即值域也是R.再如函数y=x2+1,定义域是R,对应法则f是把R中的数x先平方后再加上1.所得的结果为函数值y,因此函数值的集合即值域为{y|y≥1};②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即定义域中的每一个数x在集合B即值域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指x)对应.“唯一确定”的意思就是在值域B中,有且只有一个y,所以按照对应法则f,在B中存在而且唯一的y与x对应.如果按照对应法则f,对于A中的某个数x在B中没有与它对应的y值,或虽然有但不止一个,即下面的两种情形:像这样的对应关系f就不能构成函数.用映射的观点看就是定义域A中的每一个数在值域B中都有象,而且只有一个象.这是f能够构成函数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值域B中的每个数在A中也都能找到原象.有的或许不止一个原象,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函数的值域.如:上图(左图)中值域B中的每个y在A中只有一个原象x,图(右图)中值域B中的“0”在A中只有一个原象“0”,而1与4在A中分别有两个原象.但y=2x与y=x2都是函数.(3)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且定义域与值域都分别相同,这时才可以说两个函数是相同的,所以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只与它们的结构的三个部分(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否相同有关,而与它们究竟是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如函数y=x2(x≥0)与y=x2(x∈R)是不同的函数,因为定义域是不同的,而y=x2-x+1,x∈R,与s=t2-t+1,t∈R是同一函数.(4)对于函数y=f(x)中的对应法则“f”的理解:①字母“f”代表一种运算法则,例如函数f(x)=x2-3x+4,x∈(2,5),对应法则“f”的意思是把在区间(2,5)内的任一数值x进行这样的运算:先把自变量x平方,然后再减去自变量x的3倍,最后再加上4.由于这样叙述比较麻烦,就用字母“f”代替,表示上述运算,这样书写就会比较简单适用.②对应法则“f”只对定义域内的数值起作用,例如函数f(x)=x2-3x+4,x∈(2,5),对应法则“f”只对定义域(2,5)内的数起作用,f(6)无意义.③对应法则不仅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