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弱小的吗教学设计1【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课文讲的是四岁的萨沙和家人在森林里聊天、看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托利亚把雨衣给妈妈,妈妈把雨衣给萨沙,幼小的萨沙又把雨衣轻轻地罩在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篇课文很好体现了这一特点。本课教学设计也要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不甘为弱者,主动保护弱者的美好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美好的人间亲情和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情感。难点:疑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或课件、生字卡。【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我是最弱小的吗》。2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1四人小组交流初读感受。2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夏天的一个周末,萨沙和父母、哥哥在森林空地聊天休闲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托利亚把雨衣拿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萨沙从妈妈和哥哥那里学会了保护弱小者,掀起了雨衣,轻轻地罩在蔷薇花上。3归纳大意时,相机贴出有关生字卡片,并了解词语大意:周末、萨沙、父母、聊天、托利亚、弱小、掀起、蔷薇。三教学生字1齐读已贴的生字生词,课文里还有哪些生字生词?用笔画出来。2出示其他词语:铃兰花、映衬、聚精会神、倾盆大雨、花瓣、纤弱。3这些生字当中,哪些字容易读错呢?“弱”是翘舌音,“萨”是平舌音,“铃、精、倾”都是后鼻音。4这些生字中,哪些可以用熟字加减换偏旁的方法学习呢?联系熟字学习生字:抹——末令——铃墙——蔷微——薇村——衬柳——聊辫——瓣千——纤5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别的字呢?6同桌互认互读,巩固学习效果。7写字。老师先范写,然后让学生写一写。重点指导书写“精、森、最”。四练习读文1逐段指名通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1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五积累词语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请你把它放入词语花篮。六语句积累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段,请你摘抄下来。第二课时一教学第1自然段1课堂导入: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是怎么写的?2你喜欢第1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呢?为什么?3你怎样读,也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体验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1)萨沙一家美好的心情。(2)森林的美好。(3)蔷薇的美丽。4过渡:在这美丽的森林空地上,萨沙一家怎样度周末呢?二指名读第2自然段,你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1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体会萨沙一家人和谐相处,理解“聊天”一词的意思。2讨论学习第三句:托利亚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就把雨衣给妈妈?引导学生多种理解:托利亚爱妈妈,托利亚认为自己是男子汉,所以雨衣要给妈妈;西方有女士优先的传统;晚辈要尊敬长辈。3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这是为什么呢?三理解文章后半部分,体味“保护弱小”的美德1对萨沙的不解,妈妈是怎么回答的?2一起读妈妈的话: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这句话对吗?4萨沙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5引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朗读——“那我是最弱小的吗?”6比较:用反问的语气朗读妈妈的答话——“你谁也保护不了,不就是最弱小的吗?”7萨沙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朗读有关句子:“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罩在粉红的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从萨沙的行动和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怎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出示课件或图片,帮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从雨中蔷薇的样子体会它的纤弱,从萨沙动作的轻柔,体会他对花的爱惜;探究萨沙的内心:他不是最弱小的,他也能帮助更弱小的。8萨沙用雨衣罩住了蔷薇花,你赞同吗?你喜欢萨沙吗?9小结:妈妈和哥哥用自己的行动把要保护弱小的种子播种在小萨沙的心里,小萨沙也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是多么勇敢、自信啊!四总结全文1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