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的守护学习目标1.理解坚守公平的原因以及如何坚守公平。2.知道如何守护正义以及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难点: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谋求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2.是公民的基本德性。3.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维护公平材料一如图所示,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材料二期末考试中,小亮同学通过考试作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而小华同学学习努力,乐于助人,深受同学好评,却因学习成绩一分之差未被评为“三好学生”,小华伤心地哭了……材料三“轻舌摇动是非立断,朱笔一落生死攸关”,这是女法官李杨的座右铭。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份判决可能牵动当事人全部的喜怒哀乐,一份公正可以折射人民来之不易的信任。因此在她心中,“公平判案”早已上升至“生死攸关”的高度。(1)材料一中漫画“量身定做”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社会现象?(2)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类似的“量身定做”和材料二中的现象,你会怎么做?(3)从制度保障公平的角度,请你谈谈材料三中女法官李杨“公平判案”为我们坚守正义带来了什么启示。探究二:坚守正义材料一初中生张某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地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最终使得小偷被擒,避免了损失。材料二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材料三2017年6月27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法治建设,深化司法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反思目前发现的冤假错案、司法不公,多少都存在突破法律制度规定,或者公然违背法定程序等情形。(1)材料一中初中生张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好人法”好在哪里?(3)材料三中“反思目前发现的冤假错案、司法不公,多少都存在突破法律制度规定,或者公然违背法定程序等情形”对我们守护正义敲响了什么警钟?(4)为最大限度减少冤假错案、司法不公现象,请你献计献策。三、达标测试1.右边漫画《养老公平》()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B.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C.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D.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2.在初中毕业前,莆田市各校都会组织家长、老师和学生依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三年来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产生出ABCD个等级名单。由此()①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②有了公平,就能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③公平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④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3.放学路上,初中生李明看到一个小学生被几个不良青年敲诈并殴打,遂上前与之搏斗,结果被打成重伤。这启示我们()A.要传递社会正能量,不顾一切勇斗歹徒B.遇到歹徒行凶,避而远之C.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D.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是相矛盾的4.舟山网络新闻:一位体态弱小的药店女老板,看见店门外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因琐事暴打其妻时,奋不顾身地上前斥责,男子被迫住手,引起网友热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该女老板富有正义感②该女老板其实也干涉了他人的家庭关系,不值得提倡③对家庭暴力行为就应该采取一切手段予以制止④体现了该女老板见义勇为的品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书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