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七年级语文《核舟记》学案VIP免费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七年级语文《核舟记》学案_第1页
1/2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七年级语文《核舟记》学案_第2页
2/2
沧州市颐和中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汇并翻译课文;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2、过程与方法:自读、交流、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热爱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者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____(朝代)________(人名)编辑的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器皿()罔()贻()八分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椎髻()()夷()壬戌()()篆章()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己独立疏通文意。(按段进行,标注出不懂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互译)3、提出疑难,共同解决。四、齐读课文,探究内容。1、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2、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模式。请分析结构。并写出段意。3、作者对核舟的说明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要这么写?4、背诵课文二至四段。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写在书上)五、课堂检测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写在书上)2、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诎右臂支船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设计初二语文教师课题第二十三课核舟记课型新授课(二课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七年级语文《核舟记》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