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8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8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8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本节内容理论抽象,思想复杂,如何通俗讲解各家思想的主张为难点。三、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列表形式总结本课各家派别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四、知识链接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古代环保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也鉴借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晚期的___。他提出“”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晚期的___。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记录在《》里。3.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他主张___________,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开幕式的巨幅画卷表演者打出三个不同的“和”字,既揭示了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理念.想一想: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思想的是()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孙子兵法》3.下列有位思想家的学说曾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正统思想()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主张“仁政”,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5.战国时期的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A、孟子B、孔子C、墨子D、韩非6.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①因材施教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③温故而知新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7.下列与道家学派有关的是()A、老子——《道德经》B、孔子——《论语》C、韩非——《韩非子》D、孙武——《孙子兵法》8.下列人物中,和老子同属于一个学派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9.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春秋》D、《尚书》10.在诸子百家中,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是()A、韩非B、孟子C、孔子D、墨子(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3)你最欣赏以上三家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12.归纳整理:七、知识网络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二单元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10课《秦王扫六合》,并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将第9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