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梳理1、在SI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符号。2、常用单位:1km=m1dm=m1cm=m1mm=m1m=m1nm=m3、单位换算:18.5m==km51.34m==mm9.46m=km=dm=nm=m4、刻度尺的使用:(1)常用长度测量工具:。(2)观察刻度尺;和(3)刻度尺的使用注意点:ABC(4)准确值:估计值5、例:读出下列各点的示数abcd6、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2)7、速度及其测量(1)定义:,是表示的物理量。(2)公式:(3)单位:SI制中,常用。换算:。(4)常见物体的速度:8、我们把叫做匀速直线运动。9、、运动速度:v=s/t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无关。10、★例题:一列长为360米的火车匀速穿过长1800米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1、是机械运动。2、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巩固练习:1、(09绵阳)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S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2、(09雅安)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kg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1m/sD.人的正常体温约38.0℃3、(09湖州)2009年10月1日是我国建国60周年大庆的日子,在电视转播中会看到以下一些壮观场面。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4、(09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5、(09河池)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约为40WB.你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20cmC.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6、(河池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7、(09河池)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8、(09河池)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9、(09遂宁)2008年5月12日,在我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会感到左右摇摆,假设在本次地震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中以6km/s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侧站测得纵波到达的时间是14时30分,横波到达的时间是14时31分40秒,则两波到达的时间差s,该观测站距地震处约km。10、(09丽水)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同的现象,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知识。请以下列事例中的两个为一组,找出它们共同的科学知识:全品中考网①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②用手把飞来的排球扣出去,手感到痛③箭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④用力提起一桶水,感到手臂被向下拉事例共同揭示的科学知识例一①和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二▲▲11、(09重庆)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了如下演示: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如图8)。请你从以上情景中找出一个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使劲拧矿泉水瓶下部,使其发生严重形变。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理现象:物理知识:12、(09温州)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