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和作用。【难点】焚书坑儒及其评价;对准确的空间概念的掌握。三、学法指导1.通过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归纳,培养自己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秦朝统一的作用的分析,进而正确评价秦始皇,并且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四、知识链接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彻底废除了古代的分封制度,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再分为若干乡,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1.从______年到______年,秦王______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都:______。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______处理全国的政事,______负责监察百官,______管理军事;接受______的建议,郡下设县。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钱;把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______。秦朝统一后,派将军______北伐匈奴,夺取了。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3.秦始皇派人开凿了______,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4.秦朝疆域:东至______,西到______,北至______,南到______。3.结合当时的实际,讨论一下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这种手段有何消极影响?4.谈一谈,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是()A、商鞅变法以后B.、国中期以后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6.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请回答:(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七.知识网络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10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预习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将第10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