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二.重点、难点:本周学习了物体的尺度,对物体的大小有初步概念,物体的大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对数量级形成初步认识,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及换算。知道测量长度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读数,测量值包括精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误差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学习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知道量筒的最小刻度一般为2毫升,以及不同量筒的量程,会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形体的体积,正确完成体积的单位换算:1米3=106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m。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质量不因温度、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测量质量实验室用天平,掌握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学会使用游码,生活中还可使用杆秤,磅秤测质量,总之一切有秤砣的工具都可用于测质量。天平属于精密仪器,使用前要求先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用镊子将游码拨到左侧零位处;(3)调节横梁,使天平平衡指针对着刻度标牌中央。使用天平注意做到:(1)左物右码;(2)估计质量;添加砝码从大到小;(3)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4)砝码值+游码刻度值=物体质量;(5)用镊子加取砝码。【典型例题】例1.如下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多少?球的直径是多少?金属丝的直径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最小分度是指测量工具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从本图可以看出该刻度尺以厘米为单位。图中标有的数值均为厘米数。其中左图中每1厘米分为5等份,则每1份为2毫米,也就是说左图中相邻两条刻线间距为2毫米,即最小分度2毫米。而右图中每1厘米分为10等份,每1份表示1毫米,也就是说左图中相邻两条刻线间距为1毫米,因此最小分度为1毫米。为了测量球的直径,两侧用三角板卡紧,三角板一边与尺平行,一条边与尺垂直,三角板,两垂直边之间的距离为球直径,这之间的读数并不是从整读数开始,所以应数清两条边之间的刻线,共有12个间距,所以球直径2毫米×12=24毫米。为测金属丝直径,我们使用了累积法,即测出40匝金属丝,密绕时的总长度为2.7厘米,通过计算求出一根金属丝直径为0.7毫米。本刻度尺精确到毫米,估计到毫米的下一位,只能是0.7毫米,而不能是0.675厘米。因为测量的精确程度,只能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决定,而不能通过计算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所以只能四舍五入得到直径为0.7毫米的结论。对待过小的、过细的、弯曲的长度测量,都属于特殊的长度测量,可用替代法、累积法、或借助刻度尺以外的工具如测内、外径用卡钳帮忙,测弯曲的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可用棉线与之重合,再展开棉线测量长度等方法。例2.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移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质量,应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和砝码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分析与解答:天平属于精密仪器,使用前要调节,调节分三步,其中调节天平平衡的标准是指针对着刻度盘中央。现在从图中看到指针偏左,说明左侧重了,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至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正确使用天平应为“左物右码”,即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读数时,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物体质量,注意读游码时看游码左侧与哪条刻线对齐,即为读数。本题游码部分最大量程5克,最小分度0.2克。此时游码刻度值1.4克。所以金属块质量=50克+20克+1.4克=71.4克。【模拟试题】1.质量为毫克的物体可能是()A.一个鸡蛋B.一粒花生C.一个中学生D.一头牛2.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2.5厘米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B.一支粉笔的长C.学生课桌的长D.一元硬币的直径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被移到月球上去,质量将变小B.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水银质量增加C.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将不变D.装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剩余氧气体积不变质量减小4.一杯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