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俄国1861年改革1.原因(1)根本原因: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俄国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2)直接原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3.措施(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干涉他们的生活。(评:未能获得真正自由,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2)规定农奴可以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来赎买。(评:对农民的掠夺,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4.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意义(1)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但改革很不彻底(从目的而言),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二)美国内战1.评价西进运动:一方面给印第安人造成了灾难和痛苦(又称作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并未给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它促进了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应肯定(主流)。2.美国内战原因(1)根本原因:伴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即北方工商业资本经济和南方种植园主经济)激化。注意:这两种经济实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方种植园经济比较问题北方主张或做法南方主张或做法市场工业品销往南方从英国购买廉价工商品原料获得南方的农产品棉花等农产品大量运销英国关税提高关税降低关税劳动力限制奴隶制发展,进而解放奴隶维护和扩大奴隶制度西部建州建立自由州建立蓄奴州(2)重要原因:废奴运动高涨,南北方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注意:双方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3)直接原因: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另注意美国独立后领土扩张的方式:赎买(路易斯安)、武装颠覆或入侵(新墨西哥、得克萨斯)。用心爱心专心3.过程:(1)开始标志:1861年,南方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挑起战争。(2)战争初期失利(原因: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3)重点掌握转折原因: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特别注意:文献颁布的原因:为摆战争困境,扭转战局;民意的推动)。注意:《宅地法》内容:美国公民(主体)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作用: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部分地区)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4)转折性战役: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5)结束标志: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4.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从背景、过程、结果方面理解)。5.重点掌握评价(1)进步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建立了统一的市场,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2)局限性:内战后并没有消除种族歧视(隔离),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如经济方面)。注意掌握林肯的贡献: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相同点历史背景分裂割据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势力法国和奥地利性质王朝统一战争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统一道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统一中心德意志是普鲁土,在意大利是撒丁王国领袖人物德意志是俾斯麦,意大利是加富尔影响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同点国家德意志意大利人民作用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除了主要由撒丁王国领导进行了统一运动外,以加里波第为代表的人民作用大。战争特点普鲁士在普法战争早期具有反侵略性质革命对统一进程起了重大影响,王朝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国际环境统一进程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国际条件用心爱心专心影响改变了欧洲国际格局,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