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第14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题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驱斗争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点难点重点: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即四次侵华战争。难点:历次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回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到亡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教学过程】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5分钟)甲午战争一、背景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制定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②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二、经过:1894年7月丰岛海战,9月黄海决战三、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新的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帝国主义阶段侵略的主要方式)四、影响: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①经济上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1b、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巨额战争赔款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②政治上a日本的“胜利”极大的刺激了西方列强。b、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C、清王朝开始军事改革,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原因:①列强为瓜分中国②以“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为借口二、经过;1900年6月天津起兵,8月攻陷北京。三、结果: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②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③允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④惩办“首祸诸臣”等四、影响①经济上a、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b、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②政治上a、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和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B、客观上推动了清政府预备立宪改革和民主共和革命思潮的发展义和团运动一、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人民群众反洋教运动高涨二、口号:扶清灭洋“扶清”对封建主义丧失警惕“灭洋”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三、意义: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运动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以下重点难点问题。(15分钟)C、各组质疑。(5分钟)D、课堂检测。(5分钟)【作业布置】1.完成《优化课后作业本》2.默写第二课时优化课后作业本评讲(见优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条理也清新,材料分析方面效透彻,但时间应该更加合理安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