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过程与方法】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三、学法指导四、知识链接1.阿保机(872—926),即辽太祖,契丹国的建立者。出生于契丹迭剌部耶律氏贵族家庭,汉名亿。907年,他被推为部落首领,继而统一契丹八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政治家。2.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总称。3.宋太祖即赵匡胤(927—976),宋朝开国皇帝(960—976年在位),涿郡(今河北涿州)人。祖上世代为官,其父赵敬为后周大将。赵匡胤于959年任后周殿前都点检,领归德军节度使,掌握禁军。第二年,他乘后周恭帝年幼,由部下拥立,做了皇帝,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五、预习部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1.隋唐时期,契丹逐步强大起来,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2.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由五个朝代统治,960年,后周大将发动兵变,建立宋朝,都城在。3.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军打退辽军,辽宋议和,签订。4.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起兵攻辽,接着在称帝,国号,他就是金太祖。5.金先后灭辽、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1127年登位,后来定都,史称。6.南宋初年,抗金名将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及许多失地,但后来却被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2.为什么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却要与辽讲和,并签定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六、目标检测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A.西汉与东汉B.西晋与东晋C.前秦与后秦D.东魏与西魏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3.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七、知识网络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9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预习第10课,将第9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