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2.中和反应的应用。难点:中和反应实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生通过看书,复习学习过的知识;并在看书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用彩色笔划出中和反应、盐的概念,然后自己思考填出学案中的内容。(要求:预习案和探究案中探究一内容必须全部独立完成)【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酸为什么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2.碱为什么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二、预习自测:1.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由和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我们称为盐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一、自主学习:1.分别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会有怎样的颜色改变?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探究一:中和反应及其实质1.演示实验【10-9】: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此时溶液显______性。加入酚酞的目的是____。2.归纳:_____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酸+碱→()+()3.练习: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CO2=CaCO3↓+H2O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D.AgNO3+HCl=AgCl↓+HNO3探究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4,应该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是、不是)中和反应。2.口答下列: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用水洗不掉,但是用醋可以将其除去,原理是什么?三、拓展提升:1.据报道,2001年5月26日中午,广东湛江发生一起浓硫酸泄漏事件,防化兵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首先挖坑疏导浓硫酸液体,同时紧急调用10t烧碱与浓硫酸发生________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防化兵当时能否调用熟石灰来代替烧碱,试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2.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问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训练案】一、当堂检测:1.能区别稀硫酸、水和烧碱溶液的试剂是()A.锌粒B.氯化钡C.无色酚酞试液D.紫色石蕊试液2.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B.改良酸性土壤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提高农作物产量3.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①都是白色固体②都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③溶液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④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⑥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都变浑浊A.②B.⑤⑥C.①②⑤D.②⑤⑥4.下列物质沾在试管壁上,用盐酸不能洗去的是()A.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留下的红色固体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留下的蓝色固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残留的黑色粉末D.铁钉锈蚀形成的锈斑5.下列药品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浓硫酸B.固体烧碱C.大理石D.浓盐酸6.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是中性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7.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铝②稀盐酸③熟石灰④浓硫酸⑤烧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以下要求填空。(填序号)可以除去水壶内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Mg(OH)2)的是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______。8.往5g盐酸中加入8g1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再加入5g9.8%的稀硫酸,恰好把过量的碱完全中和,计算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