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近代化的探索》学案【考情分析】本讲主要讲了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历史与现实在本讲中有很好的结合点,市中考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内容: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作用等知识。戊戌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等。中考试卷将把近代化起步的事件、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结合起来命题。【考点梳理】1.洋务运动的目的、性质、作用、内容2.知道戊戌变法的史实,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辛亥革命的史实及意义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实战中考】一、选择题1(09兰州市)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D.维护清朝统治2(09揭阳市)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A.民主、科学B.民族、民权、民生C.自强、求富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09揭阳市)《新青年》杂志是由陈独秀创办的,它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09揭阳市)2009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纪念()A.60周年B.70周年C.80周年D.90周年5(09汕头市)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B.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6.(09汕头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7(09汕头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思想基础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09广东省)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9(09贵港市)某班同学开展“清政府被推翻的主要原因”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下列观点哪一个最正确tA.清朝统治时间太长B.封建王朝,一定被革命推翻C.清军没有战斗力D.封建专制,腐败无能10(09贵港市)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开始于1915年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1(09南宁市)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学习西方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人物是()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孙中山④严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09玉林市)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13(09黔东南州)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14(09贵阳市)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纲领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15(09河北省)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16(09黄石市)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C.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7(09武汉)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