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文大部分章,已经基本明白要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内容,这就使得学生的课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紫藤萝瀑布》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是作文写作的范文,因此也要引导学生比较中感悟课文写法,并通过修改“二类文”训练学生语言能力。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二、巧填句式感受形象,鉴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三、文本对比,比较中领悟课文写法,评改中提高语言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形象,感悟写法。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了解背景。难点突破:课前印发相关材料。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1、听写生词,检查预习藤萝迸溅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花穗2、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咏物抒怀的课文,怀才不遇的韩愈借马的遭遇表达了对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的讽刺,俄国革命山雨欲来,高尔基借海燕这一形象发出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同样处于中国的抗战年代,茅盾借不平凡的白杨树表达了对西北抗日军民的赞美,郭沫若借石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学了这几篇课文我们懂得了读懂文章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也就是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解读文章。今天我们用这种方法再读一篇文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板书“紫藤萝瀑布宗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找出文本中暗示写作的个人处境和时代背景的相关语句;2这是一树怎样的紫藤萝?请用文中相关词句回答;3作者要表达的只要思想和感情是什么?2、交流问题⑴,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语句:暗示个人处境的语句——第7段的“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暗示时代背景的语句——第8段的“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第9段的“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引导学生联系印发材料,明确:这是作者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后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书写的生命的思考。三、句式填空,感受形象1、交流讨论问题⑵,明确回答的句式:“我最欣赏‘’,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紫藤萝的,地表现了(对象)的特点。”例如:我最欣赏“‘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他们嚷嚷。”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反复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藤萝花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的特点。以开火车和随机点名的方式交流成果,教师适时评点,特别是有学生误读十几年前那一树藤萝时,不必批评,可引导他们理解其中对比的运用和作用。2、反复诵读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读得样式多样:齐读、小组读、男女生配合读兼顾。3、小结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角度、方法和特点。4、再次自由读课文。四、文本互读,解决难点1、交流讨论问题⑶,学生应该很快会找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段。2、熟读该段,联系相关材料读懂该段。教师提出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与课文观点相近的语句吗?”学生很快即找到“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与“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意义相近都表达了要坦然面对生命中一切荣辱得失的思想。进而提示学生这一思想古已有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表达了这种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与课文中“它是万花中的一种,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表意相当,都是说要投入社会生活,为社会,为民族的发展奉献一份力,联系宗璞所说的“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见材料1),促使学生明白:被文革误了青春的一代人,他们的使命感是多么地强烈(宗璞的晚年经历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见材料6),我们生活在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