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颐和中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者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漫游时期、长安时期、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主要作品有《望岳》《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朗读诗歌(多种形式)三、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自己独立疏通文意。2、小组内交流(互译)3、写出诗意。四、鉴赏名句。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总结诗歌主题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设计初二语文教师课题第二十五课望岳课型新授课(一课时)写作特点六、课堂检测解释加点词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