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复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2.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能独自操作及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有关探究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知识网络图示考题典例分析【例1】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解析:A选项,长颈漏斗下端应在液面以下,否则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B选项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但气体应从长导管通入,应当遵循“长进短出”的洗气原则,如果是图B的操作,进入广口瓶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将浓硫酸从另一端压出,错误。C选项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应用向上排空气法,而图中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错误。D选项是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试验。答案:D【例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选a、b填空)口通入。(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a;(3)有必要;先证明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氧化铜反应后产生了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验证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还原性。【例3】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甲乙丙(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_个碳原子。(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解析:从甲物质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每个碳原子最多连4个碳原子;乙物质具有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做用作铅笔芯原料;物质丙的一个分子和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反应生成的一个新型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和60个硅原子,所以它的化学式为Si60C60。答案:(1)4(2)用作铅笔芯原料(3)Si60C60历届中考回顾1.(09·河南)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2.(09·河南)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右图装置制得铁。(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3.(06·河南)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2)工业上可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制烧碱。(3)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4.(05·河南)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Fe+CuSO4=Cu+FeSO4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3CO高温2Fe+3CO2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2Al(OH)2+3H2SO4=Al2(SO4)3+6H2↑考卷达标训练(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1.(09·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2.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ABCD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B.碳酸钙加热分解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4.(09·无锡)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09·黔东)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