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的: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行和革命精神.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表达中的抒情、描写和谈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重点)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遭到陶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难点)第一课时自学提纲1、理解本文作者是,他是近代著名。2、文中的闻一多先生是近代著名、。他的代表作有,《》、《》因痛斥国民党间谍暗杀民主战士李公朴的无耻行径,在昆明惨遭杀害。3、给以下生字词注音释义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大方淋漓()():气冲斗牛():4、你认为还有那些字词需要注音释义?5、朗读课文,并简要复述文章写了什么内容?6、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么样衔接连缀的?7、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么样起笔的?如此写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么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展记叙谈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入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和精神?8、考虑:文章怎么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9、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行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点?10、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学习笔记课后练习(一)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热情澎湃()()仰之弥高()漂白四壁()迭起()锲而不舍()潜心贯注()校补()群蚁排衙()沥尽心血()2、解释以下词语及加粗字。诗兴不作:迥乎不同:锲而不舍:一反既往: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兀兀穷年:气冲斗牛:仰之弥高:无暇顾及:目不窥园:3、解释词语。诗兴不作:目不窥园:兀兀穷年:高标:4、成语填空。潜心()注心会神()()而不舍()尽心血一反()往()乎不同群蚁排()无()及此5、你对课文理解吗?(1)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他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2)读了全文,我们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前期________,不畏艰苦,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获得累累硕果。后期则________,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________方面却有一样之处。(3)文章分两个部分。其过渡段的作用是:________。6、找出以下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爽快!()7、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说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谈论有的放在有关的表达之前(A),有的放在有关的表达之后(B),还有的放在表达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过渡衔接(b),或归纳总结(c)。请指出下面几处谈论的位置和作用。⑴“做”了,他本人也没有说。()()⑵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⑶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⑷闻一多先生是杰出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入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不断远射到有史往常。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咨询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