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特征2.欣赏音乐剧作品,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3.体会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欣赏音乐剧作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一、了解剧情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洁语言概括。2.课文有两个场景,划分两个场景,概括两个场景内容。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交流,达成共识,组内成员汇报。明确1.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他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宗教时,跑到野外游玩,后来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匆忙赶回修道院,而此时,修道院正乱作一团,众嬷嬷正在寻找玛丽娅,并谈论他是否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突然赶回时他们也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2.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纵情歌唱。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二、走进剧情,认识玛丽亚第一场景:播放电影第一个场景的情境,随影片一起歌唱唱词。描述自己初步认识的玛丽亚。学生自由发言汇报。情境表演感知剧情,模拟玛丽亚在第一个场景中的活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配合歌唱唱词,走进剧情。第二个场景:我们认识一个活泼自由、热爱生活、音乐、心地善良美好、有丰富情感的少女,那么,院长及众嬷嬷眼中的玛丽亚是什么样的姑娘呢?学生分角色朗读确定场景中出现的角色,分配角色声情并茂的展示剧情。汇报他人眼中的玛丽亚。情境模拟:模拟各修女正议论玛丽亚时,玛丽亚突然跑进院子时的情境。想象创作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比喻合适吗?说明理由。在认识玛丽亚的基础上也用两个比喻来形容玛丽亚。问题探究:院长及众嬷嬷对玛丽亚是否适合当修女的问题发表了见解,他们是否喜欢玛丽亚呢?为什么?小组辩论辩论结论:他们喜欢玛丽亚。理由:因为她纯真快乐的天性,他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是她给循规蹈矩、死气沉沉的修道院带来了生气。深入认识人物:你眼中的玛丽亚是一位怎样的姑娘?自由全面评价人物。三、欣赏作品你喜欢这部影视作品吗?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说明理由明确:1.人物形象塑造鲜明。2.景色秀美,环境氛围轻松。3.剧中音乐悠美。问题探究,深入赏析(1)少女玛丽亚的形象是如何展示出来的?明确: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拓展练笔:(1)、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采用各种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描写这个人。(2)、两个场景中环境氛围形成了鲜明反差,你喜欢哪一种环境氛围?为什么?(3)、文中的音乐美吗?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选择文中的唱词唱一唱。四、拓展延伸创设剧情:当玛丽亚跑回来时,大家也结束了议论走散了。你也尝试当一次导演继续创设剧情。五、情境创设,走出剧情倾听主题歌《音乐之声》六、课堂小结《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集中欣赏了其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眼前似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诚挚地道一声:癌谢玛丽亚,感谢勒曼。教后小结: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