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高一物理下册《72功》教案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课堂反馈二、变力做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公的公式应用;2、学会解决一些变力做功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变力做功问题难点变力做功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课程资源开发及课前准备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课堂反馈功和变力做功一、知识回顾:1、功的公式:适用条件:2、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3、重力做功与无关,公式可写成W=。4、求合功的方法:练习1、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5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1,求(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3)物体所受的合力(4)合力对物体做的功1.转换研究对象,化变力为恒力(等值法)例1、如图所示,用恒力F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将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从位置A拉到位置B,物体可视为质点,定滑轮距水平面高为h,物体在位置A、B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绳的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提示:可以转换为求恒力F对绳子做的功2.分段计算,化变力为恒力(分段法)例2、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速度为h,空气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B.-FhC.-2FhD.-4Fh3.微元法: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可用公式计算该力的功,但式子中的x不是物体运动的位移,而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例3、如图3所示,某个力F=10N作用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任何时刻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保持一致。则转动半圆,这个力F做功多少?:小结1:4.线性变力平均化恒力(平均值法)例4、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竖直墙壁连接,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体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用水平力缓慢拉物体,使物体前进x,求这一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分析:力F做功是用来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但弹力不是恒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又知缓慢拉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F=kx,为线性变力,可用平均力来代替平均力=,F做功W=x=5.图象法作出力随位移变化的F-x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力做的功,x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对物体做的正功,x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例4中问题可以用图像法求解:W=S=kx=小结2:练习1、如图,一根绳子绕过高4m的滑轮(大小、摩擦均不计),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另一侧沿竖直方向的绳被人拉住.若人拉住绳子前进3m,使物体匀速上升,则人拉绳所做的功为A.500JB.300JC.100JD.50J练习2、用水平拉力,拉着滑块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轨道运动一周,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此过程中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课堂反馈F课堂检查内容:变力做功的解题方法板书设计变力做功1.转换研究对象,化变力为恒力(等值法)2.分段计算,化变力为恒力(分段法)3.微元法:小结1:4.线性变力平均化恒力(平均值法)5.图象法小结2:课后作业写出各个题作为作业题的目的课后反思与反馈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