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高中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四步教学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年级组别高二物理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第2节液体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认识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2)掌握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3)了解不同液体其表面张力的大小存在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液体的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有流动性),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微观粒子也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不变的平衡位置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4、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1.运用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表面张力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液体的微观结构教学难点液体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环节一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1过程及方法一、引入新课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便是由于分子的这两种作用而产生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为了更好的研究微观分子的排布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我们分别研究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固体,今天,我们来研究液体。二、自主学习预习课本,完成教辅用书P37基础知识梳理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过程设计二次备课1、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问题:对比气体、固体,讨论液体与这两种物态的宏观性质具有哪些相似的特性?教师提示:宏观性质有形状、颜色、硬度、延展性等等。总结:(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教师讲解: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它与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同时,又像气体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这些性质由它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分子的这三种聚集形式。2、液体的微观结构如果我们假设,固态时物质体积为1,液化后的体积大约为10,汽化后的体积则为。板书:固态(体积1)→液态(体积大约10)→气态(体积)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液体分子的排布更接近固态,在宏观性质上表现出类似于固态的不可压缩性和体积不变性。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排列也很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而这些小区域又杂乱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教师讲解:由于液体分子排布这种特点,使得液体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性质。3、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师出示媒体课件(表面张力的系列图片展示)自然界的水、流动的水银,炽热的铁水等等都是物质的液态形式。在观察这些液态景观时,我们会注意到:荷叶上的小水滴和草上的露珠会呈球形,一滴汞能成为球形在玻璃板上滚动,这些现象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这些现象都与液体表面的性质有关。跟气体接触的液面薄层叫做表面层。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液体表面层的性质。实验1:将一个拴有松弛棉线的铁丝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膜,用烧热的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液膜。观察另一侧肥皂液膜的变化情况和棉线的形状。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环内棉线另一侧的肥皂液膜收缩,棉线变成张紧的弧形。教师展示课件:表面张力实验的演示以及原理说明实验表明,液体的表面层好像是绷紧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教师分析:表面层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