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高中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四步教学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年级组别高二物理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第5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了解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知道宏观态与微观态,知道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的数目和无序程度的对应关系;知道熵的概念,知道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熵增加原理,知道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能用熵增加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的概念2、知道熵的概念,知道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现象总结规律的科学方法2、知道熵的概念,知道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归纳、综合能力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学难点熵的概念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1、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的方向进行。熵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不会减少。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规律;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的状态向熵--------的状态发展,而熵较大代表着较为--------,所以自发的宏观过程总量向--------更大的方向发展。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宏观态和微观态当我们以系统的分子数分布而不区分具体的分子来描写的系统状态叫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态;如果使用分子数分布并且区分具体的分子来描写的系统状态叫热力学系统的微观态。在热力学系统中,由于存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任一时刻各个粒子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完全是偶然的,而且又都随时间无规则地变化。系统中各个粒子运动状态的每一种分布,都代表系统的一个微观态,系统的微观态的数目是大量的,在任意时刻系统随机地处于其中任意一个微观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个箱子被挡板分为左、右两室,假设左室气体只有A、B、C、D4个分子组成,另室为真空,撤去挡板后,气体由左向右扩散,由于各个微观态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从宏观上看,我们看到“左2右2”这种均匀分布的可能性最大,而分子重新集中在一个室中,另一个室变成真空的可能性小。而实际上,气体系统中分子个数相当多,因此,撤去挡板后实际上我们只能看到气体向真实中扩散,而不可能观察到气体分子重新聚集在一室的现象。从无序的角度上看,热力学系统是由大量作无序运动的分子组成的,因为任何热力学过程都伴随着分子的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当撤去挡板的一瞬间,分子仍聚集在左室,对于左右两室这一整体来讲,这显然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分布,当气体分子自由扩散后,气体系统就变得无序了,因此,气体的自由扩散过程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因此,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熵对于由大量分子构成的系统而言,宏观态包含的微观态数目往往很大,这不利于实际计算。为此,玻耳兹曼引进了熵的概念,并定义系统的熵为s∝klnΩ,后来普朗克把它写成s=klnΩ,式中k叫做玻耳兹曼常数,s为系统的熵,Ω为一个宏观状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数目。引入熵后,关于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就可以表述为: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从微观角度看,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而熵值较大代表着较为无序,所以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向无序度更大的方向发展。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做熵增加原理。学生间互相讨论:1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系统的无序性的量度,在不可逆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这个规律对动植物的生长和进化是否适用?一杯热水置于空气中,它总是冷却到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温度,因为处于比周围温度高或低的几率都较小,而与周围环境同温度的平衡态是几率最大状态,但是这杯水的熵却减小了,这与熵增加原理相矛盾吗?教学过程及方环节四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