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习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3、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分析的能力。4、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课前预热】一、夯实基础知识,扫清阅读障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阿长()骇()掳()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憎恶()絮说()2、理解下面词语。深不可测莫名其妙震悚二、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三、相关链接《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学习过程】读书思考: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情,重点写的是哪件?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刻画阿长时,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4、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的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你能总结长妈妈的形象吗?5、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训练: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说说你的看法。【你最渴望读到的】(《山海经》是一本有趣的书,有兴趣,课下找来读读吧。)〖《山海经》节选〗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①。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榖]而黑理②,其华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③,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④,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⑤,佩之无瘕⑥疾。【注释】①金玉:这里指未经过提炼和磨制的天然金属矿物和玉石。以下同此。②穀:即构树,落叶乔木,长得很高大,适应性强。木材可做器具等用,而树皮可作为桑皮纸的原料。③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④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⑤育沛:不详何物。⑥瘕:中医学指腹内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蛊胀病。【译文】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名称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却呈现黑色的纹理,并且光华照耀四方,名称是迷穀,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麗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山海经中涉及的上古神兽9个〗1水麒麟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2赤焰兽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3白泽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