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故宫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3、学习方位词。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难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金銮(luán)殿蟠(páan)龙鎏(liú)金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2.解释加点的字: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讨论:(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普”)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师生讨论后明确:写太和殿: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4.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6.课堂练习:(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①规模(宏)大②庄严肃(穆)③大肆挥(霍)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