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案(第2课时)教、学内容年级学科八年级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学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二.自主研讨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明确: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结果:河南基本解放。2、理清新闻的结构①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②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③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④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⑥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明确: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三、质疑反思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明确: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同:主题——战争;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四、教师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五、布置作业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