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教案(第1课时)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感受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主题。2、赏析文中含蓄、深沉的语言,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知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征服大自然,我们一直相信人定胜天,于是,盲目的征服大自然。就连街头的那棵老树也不能幸免。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台湾作家王鼎钧为那树写下的这篇“悼词”吧——散文《那树》。揭示课题,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2、、理解文章主题。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习检测:根据拼音写词语,并选出该词语的正确解释。1)房屋也(dǎotān)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2)它们的传统是(yǐnjǐngshòulù),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3)现在,日月光华,(zhōudàorúdǐ),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A倒塌B倾倒C伸长脖子,等着上战场战斗D伸长脖子,接受杀戮E形容公路的平坦F形容政治清明,平均如一2、跳读课文重要段落,感知课文大意。1)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跳读课文重要段落,归纳课文大意。方法指导:流利、有感情地跳读课文第1、3、6、9段,结合课前预习,用几句话简明概括那树的故事。(提示:概述记叙性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紧紧抓住两个要素:对象、事件。)用时:3分钟完成思考题。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3)生完成思考题之后展示自学成果。参考答案:这篇散文描述了一棵从久远年代以来就一直默默庇护着人类的大树,在人类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惨遭砍伐的故事。(二)品读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师:(过渡语)是啊,那树有许多特点,也有不少美好的品质,那树的故事牵动了我们的心。那在你的眼里,那究竟是一棵怎样的树?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课文探究一番。1、出示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品读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方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有关语段,感知那树的形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从某一段或某几句话中,(要有感情地朗读出原文内容),我感受到这是一棵的大树”。提示: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3)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4)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5)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6)从作者的情感方面概括5分钟之后请大家交流自学成果。2、生自学,师巡视掌握学情。3、生展示自学成果。(提醒其他学生要摘录其他人的发言。)参考答案:如:⑴这是一棵茂盛的树。因为文中写道:“树顶象刚炸开的火焰一样繁密”。⑵这是一棵坚固的树。因为文中写道:“台风连吹两天两夜,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数叶都没有掉下来”。可以看出它坚固稳定。⑶这是一棵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们带来阴凉,默默的奉献着,直到生命的最后的一刻。⑷这是一棵爱心的树。它预知自己将要被伐,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她们尽快搬走。⑸这是一棵可敬可怜的树。它将自己无私的奉献给了人类,最终却被人类无情的屠杀,但是它却毫无怨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心升怜惜。……4、归纳总结那树的形象特点:一生做代表上讲台板书,其他人做好补充的准备。那树:外型——古老的历史坚固而稳定作用——荫庇人类品格——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有爱心命运——惨遭杀戮5、师小结:(过渡语)看来大家都很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深刻地了解了那树的形象。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的创作此文的意图。(三)再品课文,理解主题。1、、出示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回顾一下那树的一生,想一想这棵可爱可敬的老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呢?仅仅是因为那一场交通事故吗?作者通过那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方法指导:前后四人一组谈论问题,一人记录看法。用时:3分钟。2、生自学,师了解学情。3、生发表看法。师依据生回答摘录板书。说明:允许学生发表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