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2.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述效果。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大家,我们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名字(神州),今天继续我们来学习《神州谣》。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1、教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同座互相检查认读课后生字。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突出重点。分组认读生字:(1)涌、荣、耸、浓;(2)奋——峰;州——耸;浓——陆。(4)开火车认读词语。三、再读课文,感受特点1、教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句话都有3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会发现!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四、朗读课文,随文理解字义1、朗读第一小节。(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板书:我神州山川美)(3)齐读第一小节。2、朗读第二小节。(1)指名读第二小节,思考: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用横线画出。用三角画出各自的特点。(2)学生交流,教师范读。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教师简要解说:黄河、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神州大地,多么壮美!(4)男女生对读第二小节。3、朗读第三小节。(1)指名读课文。(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3)看图理解“隔”的意思,用“隔”组词。4、朗读第四小节。(1)全班朗读。(板书:各民族情意浓)(2)我们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个民族?(3)联系生活,结合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三、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停顿时间长短的秘密。2、学生练习朗读,教师随机点拨。四、课堂检测。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五、课后作业。1、课文中提到的山川美景,试着在*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2、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2】篇〗文本简析:《神州谣》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四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这首歌谣句式整齐,借用三字经的形式,三字一句,四句一节,韵脚“a”和“ong”有规律交替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部分学习习惯,如出声朗读的习惯、读书时圈出生字词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教学既要建立在这些基础上,又要关注这些习惯,进一步强调和规范。对于识字,学生已经学习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多种识字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识记生字。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多样,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本文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教学时要借助、引发想象、创设情境、引导朗读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感受祖国山河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随文识记“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岛、峡”3个字。2.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借助想象等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随文识记“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岛、峡”3个字。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借助想象等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