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840年到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b)(1)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背景:中国面积大、人口多成为西方国家的理想目标;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署条约及主要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俄国侵占大片中国领土;英法攫取了更多在华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法战争1883~1885年法国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法俄德意奥美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条约时间内容(记忆方法)危害《南京条约》1842年(伍)开放五口;(亿)议定关税;(港)割香港岛;(元)赔2100万银元(谐音记忆法:伍亿港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附件)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鸦片战争后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传教权等特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1895年(两)赔二亿两;(口)开放四口;(分)领土分离(辽、台、澎);(工)允许设工厂(谐音记忆法:两口分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1901年(钱)赔4.5亿,本息9.8亿;(禁)禁止反帝;(兵)拆炮台,允许驻兵;(馆)设使馆界(谐音记忆法:钱禁宾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入思考】《南京条约》的签订带来的影响提示: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政治:部分主权丧失,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中国闭关政策破产,被迫对外开放。文化:新思潮的萌生。【深入思考】《马关条约》所呈现的阶段特征提示: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这说明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影响史实结论破坏性无视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甲午战争中旅顺大屠杀等中国国门洞开,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掠夺中国财富,火烧圆明园;洗劫翰林院毁坏中华文明遗产破坏中国政治主权如:割地破坏领土主权;军舰巡查贸易破坏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倾销商品;资本输出(政治贷款、经济投资、设厂筑路)建设性出现近代化的种种要素(政治、经济、思想、生活)如:产生了近代工业;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等【深入思考】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史实提示:军事: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大屠杀。政治:签订不平等条约、掀起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经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还包括鸦片走私、直接掠夺、赔款)。文化:宗教、掠夺文物、文化渗透。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b)(1)时间及地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2)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靖远”舰管带叶祖珪。其中邓世昌和林永升为国捐躯。(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注意: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不久后的威海卫战役)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1)背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主要力量:一支是邱逢甲和徐骧领导的义军,另一支是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3)斗争地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其中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战役很是壮烈)。(4)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10月,台湾全部沦陷。(5)意义: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