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中关键词句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一、预习要求:1、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2、查字典,识记诗歌中出现的生字、词。二、导入新课: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四、朗读诗歌,体会情感。五、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自由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六、学法指导:如何判断歌词的中心句?可从中心句与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中心句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一般出现在歌词的结尾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心句在表达这首歌词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中心句与《长征组歌》主旨的关系等方面考虑。《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一系列战事(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红军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意在突出一个“奇”字,赞扬毛泽东出奇制胜的军事艺术,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七、学生当堂背诵课文。八、小结诗歌:1、中心意思: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写作特点: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九、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学唱《四渡赤水出奇兵》2、复习本文,预习下文[板书设计]: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奇兵盛赞用兵如神佯攻昆明巧渡金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