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 专题1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学案VIP免费

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 专题1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学案_第1页
1/8
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 专题1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学案_第2页
2/8
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 专题1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学案_第3页
3/8
专题1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知识回放】初中阶段有关方程式的计算,用到的物理量为质量,例如以下相关计算:6.5g的锌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为多少克?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26.5gx65/6.5g=2/xx=0.2g答:产生的氢气为0.2g.【新知精讲】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以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2Na+2H2O===2NaOH+H2↑化学计量数2221扩大NA倍2×NA2×NA2×NA1×NA物质的量2mol2mol2mol1mol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气体体积(相同状况)之比。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导引1.“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那么物质的量也一定守恒!”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化学反应后物质的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如果遇到已知物理量与未知物理量不一致时,可以直接列式计算吗?提示可以。只要满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进行求算,例如:2Na+2H2O===2NaOH+H2↑46g2mol22.4Lm(Na)n(NaOH)5.6L虽然Na、NaOH与H2对应的物理量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当。探究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问题导引1.工业制备硫酸的反应是: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找出FeS2与H2SO4的关系式。提示方法一:根据化学方程式4FeS2~8SO2~8SO3~8H2SO4,即FeS2~2H2SO4。方法二:由硫元素守恒得,FeS2~2H2SO4。2.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1L0.5mol·L-1的CuSO4溶液中,足够长的时间后,铁棒的质量将变为多少?提示可以采用差量法。设铁棒增重m,则Fe+CuSO4===FeSO4+CuΔm56g1mol64g8g1L×0.5mol·L-1mm==4g故铁棒质量变为100g+4g=104g【重点突破】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中的“三个规范”(1)书写规范: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N”表示微粒数,而“n”表示物质的量。(2)符号规范:①设未知数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明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HCl溶液的体积为V[HCl(aq)]。②各物理量及单位、物质的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求NaOH溶液的质量时就写成:m(NaOH)=c(NaOH)×V[NaOH(aq)]×M(NaOH)。(3)单位规范:把已知量代入计算式中计算时都要带单位且单位要统一。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而非质量之比。(2)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质量表示,气态物质还可以用体积表示,但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只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3.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1)关系式法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①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Combin2Fe+3CO2,CO2+Ca(OH)2===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②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2)守恒法(3)差量法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方法。如Fe+CuSO4===Cu+FeSO4固体质量增加56g64g64g-56g=8gxmg则56g/8g=x/mgx=7mg。【典题探究】典例1把1.1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mL5mol·L-1盐酸中,反应后溶液中c(HCl)变为4.6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答案】:(1)0.08mol(2)Al,0.02mol;Fe,0.01mol变式训练1-1在500mL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该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 专题1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