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六)【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5、让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教学过程】一、粗读课文,扫清拦路虎。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作者及其时代背景。1、生字注音拮据(jié)赚钱(zhuàn)不堪(kān)计较(jiǎo)栈桥(zhàn)糟蹋(tà)流氓(máng)牡蛎(lì)狼狈(bèi)煞白(shà)恐怖(bù)无赖(lài)别墅(shù)阔绰(chuò)多音字辨析据:jū(拮据)jù(根据)煞:shā(煞风景)shà(煞白)2、词语解释【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褴褛】形容衣服破旧。【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打发】使离去。【拟定】起草制定。【福音】好消息,幸福的信息。【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气。【恭维】为讨好而赞扬。【诧异】觉得十分奇怪。【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郑重】严肃认真。【端详】仔细地看。【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为期不远】时间、期限较短。【张皇】紧张、害怕的样子。皇,同“惶”。3、作者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他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4、时代背景《羊脂球》共收集了6篇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热情,揭露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有的真实地再现了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苦难命运、拼命的挣扎与不屈的斗争;有的则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贪婪、狡诈、精神的堕落、道德的败坏、生活的糜烂等等。在作品中,作者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所爱憎,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对中下层人民,怀有一定程度的赞扬与同情。《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二、细读课文,整体把握。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明确:“我”、父亲、母亲、大姐、二姐、二女婿、于勒、船长……2、复述故事情节。3、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①原因─→结果(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