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和写法,学习设置悬念、对比等写作手法。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能结合文章和自己实际谈谈如何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老师、李梅子、李父。2.难点:学习设置悬念、对比等写作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多少年来,人们在歌颂和赞美母亲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伟大。你能给我们介绍一则表现伟大父爱的故事吗?[来源:学科网]2.学生讲述。3.师生评价。4.教师归纳:不错的,同学们,父亲的爱,无处不在!他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身为人子的我们该如何报答这挚爱的亲情呢?是父亲下班时泡好的一壶热茶,还是他疲劳时轻轻的捶背,还是……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懂事女孩的良苦用心。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是一篇小小说,小小说也叫“短小说”、“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它实际上属于短篇小说,具备短篇的一般特点,篇幅短小、人物集中、情节单纯、以小见大。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说说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学生读书思考。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4.师生评价明确。三、精读课文,品评人物1.这篇文章主要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你最感动的是哪一个,并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读书,收集有关信息,准备发言。3.教师组织学生发言、评价。4.教师总结归纳。四、再读课文,分析写法1.这篇小小说写得引人入胜、生动感人。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分析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2.学生看书,讨论交流。3.师生评价。4.教师归纳:巧设悬念、对比映衬。五、反思问题,深入探究1.读完这篇文章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想说的话。⑴假如你是文中的老师,当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呢?⑵文中的老师是可敬的,她勇于反省自己,并用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反观我自己,我们在犯了错误后应该如何弥补呢?⑶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应该以哪些切实可行的行动来报答我们的父母呢?2.学生各抒己见。3.师生评价。六、总结讲话,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2.亲子作业:吃饭时主动给长辈夹菜,每个月给父母洗一次脚。(作者为全国中考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成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