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一、教学目标1、课目内容分解表2、学习水平描述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反射,临界角难点:临界角公式的应用三、媒体选用情况表四、教学过程1、通过观看课件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讲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3、演示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的折射规律;4、从光路可逆知道,光从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当i增加时,r也增加,当入射角i等于某个角度时,r=90°如果再增加i,这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5、观察演示实验,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什么是全反射;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临界角的概念;7、教师讲解全反射,提出问题,发生全反射的条件,让学生回答;8、临界角的计算;9、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光纤维的原理和作用;10、让学生通过课件分析产生海市蜃楼的原因,教师进行提示;12、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评价;1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14、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1、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注:①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是相对的。②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的界定是以折射率为依据的,与介质的其它属性(如密度等)无关。2、全反射⑴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90°⑵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可等于90°⑶全反射: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⑷临界角: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用C表示。⑸发生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⑹临界角的计算SinC=1/n注:此式只适用于光线从介质到真空(或空气)3、光导纤维(略)。4、海市蜃楼(略)。5、巩固练习(略)。6、布置作业:P196第2、3、4题。六、教学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