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考纲要求1.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Ⅰ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Ⅱ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Ⅱ4.光导纤维Ⅰ5.棱镜,光的色散Ⅰ知识网络:说明:最新考试大纲已经将透镜部分删掉,故本教案不再涉及透镜部分知识。单元切块:本章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利用几何知识,研究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发生的反射、折射、全反射、色散等现象和它们表现的规律,即光的反射和折射,难点是光的全反射及其应用,考试大纲已将透镜部分删掉,大大减小了本章在高考中的难度,复习过程中不再另外切块。教学目标:1.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5km/s=3.0×108m/s。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和日食月食的形成。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难点:全反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小孔成像本影半影日食月食镜面反射漫反射全反射棱镜透镜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教学过程: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注意前提条件:在同一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解题方法指导:解光的直线传播方面的计算题(包括日食、月食、本影、半影问题)关键是画好示意图,利用数学中的相似形等几何知识计算。【例1】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变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解: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h=gt2,根据相似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一题多变: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竖直的墙壁,今将一小球在墙前以垂直于墙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在墙上的影的运动情况是A.自由落体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平抛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由于光平行垂直照射竖直的墙壁,小球在墙前以垂直于墙的初速度被水平抛出,所以小球在墙上的影与小球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即小球的影和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性质相同。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影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点评:以上两题中球的运动情况相同,但由于光源的性质不同,从而导致影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平时解题要灵活,不要死搬硬套。lSAhxvt【例2】某人身高1.8m,沿一直线以2m/s的速度前进,其正前方离地面5m高处有一盏路灯试求人的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移动速度。解析:如图所示,设人在时间t内由开始位置运动到G位置,人头部的影子由D点运动到C点。因为三角形ABC∽FGC,所以有因为三角形ACD∽AFE,所以有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到即=解得S影=3.125t。可见影的速度为3.125m/s。点评:关于影的计算问题往往综合应用光学运动学知识,结合几何知识充分利用三角形知识处理问题。2.光速光在真空中的转播速度为c=3.00×108m/s。⑴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不可能超过c。⑵近年来(1999-2001年)科学家们在极低的压强(10-9Pa)和极低的温度(10-9K)下,得到一种物质的凝聚态,光在其中的速度降低到17m/s,甚至停止运动。⑶也有报道称在实验中测得的光速达到1011m/s,引起物理学界的争论。二、反射平面镜成像1.点光源发光体可以认为是由无数个发光点所组成,每一个发光点均可视为一个点光源.从点光源发出的光是一同心光束(即由同一中心点发出的光束).点光源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实像和虚像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GFEDCBA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