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探究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趣味导引1、列宁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抓捕时,只有17岁。一个警察局长不解地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指什么?提示:沙皇专制2、1991年苏联解体后,有人说俄国十月革命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结果,你认为对吗?请说出理由?提示:不对,回答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革命性。【知识梳理】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2、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2)、《四月提纲》的发表(列宁)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4)1917年11月,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选举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意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胜利原因:(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一战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了战争,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重难点探究: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类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果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建立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两者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②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不同点:①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②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则有广泛的群众支持。③革命取得胜利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④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1)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最本质的不同点:俄国走的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