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2、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方法】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感受了中国农村小人物闰土、杨二嫂等人的不幸和悲哀,那么外国城市的小人物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把视线由中国移向外国,由农村转向城市吧。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2、作品时代背景介绍。本文发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作。所谓“批判现实主义”,就是作家对现存的社会秩序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的。《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集,《羊脂球》所收的小说中的一篇。在《羊脂球》所收集的作品中,有的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热情,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怯儒无能以及人们当时的因为钱而扭曲了自己的观念;有的真实再现了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命运苦难、拼命挣扎与不屈的斗争。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注音拮据jié栈桥zhàn衣冠楚楚guān冠军guàn褴褛lánlǚ狼狈不堪kān牡lì蛎别shù墅阔chuò绰糟tā蹋神色张huáng皇恭wéi维2、解释词语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诧异:觉得十分奇怪。褴褛:(衣服)破烂。张皇:惊慌,慌张。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3、层次分析: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四、合作探究(一)、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在课文中是怎样的?(小说。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析。)开端:因叔叔于勒的挥霍而生活拮据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