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分散系及其分类【知识回放】1.什么是溶液?2.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答案】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B【新知精讲】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2.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二、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2.胶体的性质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丁达尔效应: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电泳:胶体粒子带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聚沉【科学探究】探究一分散系及分类问题导引1.分散剂必须是液体吗?提示不一定。分散剂和分散质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什么?提示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探究二胶体的性质问题导引1.已知鸡蛋清是一种胶体,如何通过简便方法鉴别NaCl溶液和鸡蛋清胶体呢?提示可通过产生丁达尔效应进行鉴别。当用光束通过NaCl溶液和鸡蛋清胶体时,从侧面能够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鸡蛋清胶体。2.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红褐色沉淀又溶解,为什么?提示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胶体先发生聚沉形成Fe(OH)3沉淀,继续滴加盐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Fe(OH)3沉淀又溶解。【重点突破】1.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可通过以下图示加以记忆:A球代表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B球代表胶体中的胶粒;C代表溶液中溶质;(1)浊液既不能透过滤纸也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2)胶体中的胶粒只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2.胶体的四大性质(1)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做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2)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3)电泳现象:胶体微粒带电荷(淀粉胶体等除外),胶体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4)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其方法主要有:3.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1)区分胶体和溶液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区分。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②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2)下列两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①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②是否能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典例探究】典例1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答案】:D【解析】:雾是由小水珠(直径1~100n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属于胶体。变式训练1-1在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A.氢氧化镁悬浊液B.淀粉溶液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云【答案】:A变式训练1-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重结晶C.沉降D.渗析【答案】:D【解析】:A项萃取是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B项重结晶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分离;C项沉降是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分离。典例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会生成红褐色沉淀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答案】:A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D正确。变式训练2-1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能通过半透膜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